用车频道

二手车 > 汽车新闻 > 汽车文化 > 汽车社会呼唤汽车文明

汽车社会呼唤汽车文明

2007-11-27 09:22:27责任编辑:二手车城点击次数:查看评论我要投稿

汽车社会呼唤汽车文明
 前不久,由上海汽车文化节组委会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07年上海汽车文化节特别活动——“汽车文化”系列讲座在上海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

  在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著名赛车节目主持人沙桐先生,围绕“汽车社会呼唤汽车文明”的主题,以其在国内国外多年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感,与广大上海的汽车爱好者与车迷朋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无论选择步行方式,还是驾车方式,都不可避免地与道路交通发生关系。今天生活在中国大城市的人们都会发现,比如北京、上海、广州,交通都非常拥堵。我在北京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对那里的交通深有感触。那是一场战争!尤其是每周一早上和每周五下班时间,到了出门的时候,必须鼓起勇气去投入这场战争。平时20分钟的路也许要走上80多分钟,多出将近一个小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城市交通拥堵的受害者,同时,我们又都是城市交通拥堵的制造者。我们在“自作自受”!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城市道路设施的问题,城市道路规划问题,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交通参与者的不文明行为。

  道路设施需要改进

  截至2007年5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00万辆,平均每1。46户家庭就拥有一辆汽车。这个数字表明北京已经进入真正的汽车社会,可惜我们生活在北京的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文明意识却没有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同步提升。对上海,我可能没有什么发言权。我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应该有一定发言权。由于工作关系,我跑过世界上很多地区。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北京的城市道路状况在世界上绝对是一流的。在国外,几乎看不到像长安街那样宽阔的马路。其最宽处有12条车道,横过马路至少要花上10分钟的时间,这在国外根本无法想象。但是,尽管北京的交通设施是世界一流的,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同样也是世界一流的。尤其在上下班高峰,道路的拥堵程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造成交通拥堵的很多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是道路设施问题。很多交通设施建设的效果,只有在道路使用过程中才知道其合理不合理。比如说在北京二环道路和三环道路上的很多出入口,其入口和出口之间相距才100米。所以,很多时候,你在三环上行驶时会发现前面的车走得非常慢,几乎停下了。然后,慢慢地驶过100米、200米,你会发现什么意外都没有发生。那为什么会堵着呢?就是因为出入口的原因。主路上行驶的车想出去,而在它前面100米入口处,辅路的车辆要进来。在短短100米的距离中,两道车流汇集,就造成主路的车出不去,辅路的车进不来。而且,在这短短的100米距离中,还有3个公交站。因此,这段道路的拥堵状况可想而知。市民打拥堵电话向交通部门反映,但是,交通部门回答:“这事儿我们没法管,我们只是道路交通的管理者,我们没有权利对交通设施进行更改。这方面的事情要由城市规划部门来解决。”电话打到城市规划部门,回答说:“因为现在的道路规划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要做大的改变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再比如在北京,我每天上下班必须经过三环路苏州桥。它只是一个入口,但同样堵得厉害。每次经过那里,我都会想为什么会这么堵。后来我到国外一看,终于明白了。每条路都会有自己的速度设置。比如三环路,它的速度设置是80公里的时速。从辅路进入到主路,会有一条路直接插进来,专家把它叫做“引路”。北京的引路很短,和主路形成一个大约75度或80度的钝角。你们想,从这样的角度插进去的话,速度肯定不快,大约20—30公里的时速。而在国外,引路非常长,大致约超过400米,而且与主路形成一个5—10度的锐角。从辅路通过引路进入主路时,经过400米的距离,车速就可以提高到接近主路的时速。这样,并线之后,由于相对速度差距很小,危险性就很小。而且,所有车辆的速度都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道路可以确保顺畅。正如同“蝴蝶效应”,前一辆车时速减少20公里的话,可能导致后面10辆、甚至20辆车时速减少30公里以上,造成后面大量的车拥堵。所以,国外那么长的引路、那么小的角度是有道理的。

  我觉得在道路设施规划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借鉴国外经验。毕竟西方的城市规划有100多年的历史。他们有相当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人家好的成功的经验,这没什么可丢人的。#p#分页标题#e#

  交通管理需要人性化

  通常在星期六,北京的道路交通情况还比较好。但是,到机场的那段高速公路非常拥堵。为什么呢?因为,北京机场的停车场收费比较高,半小时5元。当然,现在好多了,第一个半小时是免费的,鼓励大家把车停在停车场。但是,这个收费对于大多数司机来说,还是偏高。比如,我去机场接人,说是10点半到,那我肯定要提早出门,因为北京的交通情况很难估算。那么,如果提早到了机场,把车停在机场停车场要收费,所以,大多数人停在离机场不远的马路边。现在,交通管理部门加强治理,对停在马路边的这些车罚得很厉害。所以,这些接人的车就开始在快到机场高速公路上磨时间。你到那条高速公路上去看,一看就知道这车是送人的还是接人的。送人的开得飞快,接人的开得很慢很慢。高速公路上四条车道里有两条被接人的车占据,而另外两条道上,就看到送人的车不断地在变换车道,像特技里的蛇形表演一样,在车群中穿梭。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在高速的情况下。

  有时候,城市道路的参与者中所发生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是被迫的,不是大家主观上希望做的。试想,如果机场停车场不收费的话,一定不会有人愿意把高速公路当作他们的停车场。这样对自己来说,可以省油,省钱。对城市来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污染。一些不文明现象可能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但是,这些只是所有不文明现象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我相信这一小部分会在未来被交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所解决。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自身的不文明现象。

  曾经有记者问我:“与西方汽车文化相比,你对中国的汽车文化是怎么看的?”我就说:“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的汽车文化。”也许我这话说得有些不客气,但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如果仅仅把车辆作一些爱好上的改装、成立北京车友会等等,看作是一种汽车文化的话,实在有些勉强。大家现在开车出去会觉得交通是一场战争。除了自己车之外的一切都是我的敌人!其实真的没有这个必要。汽车在西方已经过百年的历史,才形成今天的汽车文化。而我们,从汽车进入家庭才短短十几年,在这之间是不可能形成汽车文化的。也许我们不需要像西方一样经过那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起码要经过二、三十年。

  这和我们的足球是一样的。有一次,我去巴西作报道,采访一位巴西足协官员。我记得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中国足球和巴西足球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许说上几个小时也说不清楚,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可是这位巴西足协官员回答得非常巧妙,他只说了一句话:“足球在巴西是一项运动,但足球在中国是一场输赢!”对于这个答案,我非常同意。的确,足球在巴西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的文化。虽然,足球在中国发展时间也不短了,有几十年了,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形成文化。我希望汽车文化在中国形成的时间不要那么长。足球不是和每个人相关的,它仅仅是一种爱好。你看,可以!你不看,也可以!但是交通确实是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的。

 

  闯红灯吹了女朋友

  汽车文化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从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可以看出。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一个台湾男孩在西欧留学。有一天晚上,他带着外国女朋友开车出去兜风,大概午夜时分,经过一个路口前,红灯“啪”地亮了。那位台湾人一看周围没人,想都没想就开过去了。那位外国女朋友很惊讶地看着他,问:“你为什么闯红灯?”他就说:“路上反正没人,过去就好啦。”那外国女朋友就不说话了。没过多久,女朋友提出跟他分手,说:“你一没有素质,二没有法律概念。现在你能闯红灯,将来说不定会做出什么违法的事情来呢。”那男孩很受打击。在国外生活时间长了,遵纪守法的概念也越来越强。后来,留学结束后,他回到台湾工作,又找了一个台湾的女朋友。同样的情况再一次发生了。这一次,他很自然地在横道线前停下来了。他那个女朋友问他:“你干嘛停下啊?”他说:“红灯!”女朋友说:“又没人,你怎么那么死心眼啊!”不久,这个女朋友又离开他了。哎,我说这个人也太倒霉了。但是这个例子倒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驾车文化的差异。

  交通法规就像我们体育项目中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游戏才能顺畅地玩下去。因为要和大家来做这个关于汽车文明的交流,我之前也一直在想,我自己难道就没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吗?坦率地说,有!虽然可能会比大多数人少很多。我每次到国外采访,一上车,我就提醒自己:“现在在国外,不是在北京,不是在中国!”但即便是这样,我还是会无意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驾车行为,比如不断地变换车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国内已经养成了习惯。在北京,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不文明的驾车行为。比如说并线打开方向灯,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打灯,但是,有时候的确不能打。北京有些人心态不是很好,把他车厢外的所有人都当成敌人。比如说,旁边有一个出口,我要出去,现在还有10米车距,完全可以了。但是,一打灯,后面的车马上加速,把车距减小到5米。他的意思就是:“你出去可以,但是必须让我先过去。”一般情况下,我想,“那好吧,你先过吧”。但是,一些时候,事情很急,怎么办呢?我还算好的,在并线的同时打灯,当后面的人发现的时候,我已经过去了。有些人甚至不打灯,心想:#p#分页标题#e#


反正已经过去了,还打什么灯?国外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只要你一打灯,后面的司机肯定会让让你的,在国内,司机之间就没有这种信任。再比如,在国外,一旦有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打了“双蹦”灯,其他车辆一定会让行,他们相信这辆车一定有很急的事情。而在国内,大家不可能让行,可能心想:你大概只是赶着去吃晚饭,我凭什么让你?所以说,我们彼此之间的这种默契和信任与国外差距很大。

  灯语是行车的朋友

  车行路上,车灯就是行车的语言,可以传递丰富的情感内容。2001年,我从雅典出发到奥林匹亚运动场,路经一条沿爱琴海的高速公路,公路的时速是70公里。当时路况很好,车流量不大,我开得比较快。这时,对面过来一辆车,向我闪了几下大灯,我没在意。一会儿,对面又过来一辆车,又向我闪了几下大灯。我检查了一下,觉得没问题啊。继续开,对面又过来一辆车,又向我闪了几下大灯。突然,我想到,以前在一份杂志上好像看到过,过来的车向你闪灯,是告诉你前面它经过的那个路段有意外发生,或者是有警察。我记得不是很清楚,想就试一下吧。于是,我就减慢了车速。刚拐了两个弯,果然看到两个警察在那瞄呢!旁边已经扣下了好几辆车。我当时庆幸极了,也很感激。所以呢,我也对过来的车闪大灯。

  我想,如果在国内,大家也有这样默契的话,道路状况一定会改善。大家同为道路交通的参与者,也有同样的一个目的,那就是顺畅地通过,为什么彼此之间要成为敌人,而不成为朋友呢?

  文明驾车提高交通效率

  2005年,我在国外遇到一件事,让我真正认识到那里交通秩序的严整。国外的摩托车使用量很大,但是国外没有一条专门的摩托车车道,那么,摩托车是在哪里行驶的呢?有一次,我行驶在法国的一条道路上,发现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一会儿过来“嘀”我一下,一会儿过来“嘀”我一下。因为国外司机一般是不摁喇叭的,闪大灯已经是很愤怒的表示了。所以,他“嘀”我肯定是我做了什么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事情。当时很纳闷,后来看多了才明白,原来,在国外最内侧车道和第二条车道之间有一条“隐性车道”,是专门留给摩托车驾驶的。行驶在最内侧车道的车会自动向左偏出半米,而行驶在第二条车道上的车会自动向右偏出半米,中间留出的空间足够摩托车经过了。这条“隐性车道”的作用不仅可以供摩托车行驶,而且,它还是一条“应急车道”。北京专门划出一条车道作为“应急车道”,给警车、救护车使用。但是在交通拥堵的时候,往往被大量的社会车辆占据,警车、救护车根本通不过去。而且,划出一条平时不能使用的应急车道,这也是对道路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道路条件没有北京那么好,没有能力划出一条专门的车道。但是,当有救护车、警车通过时,隐形车道两边的车会迅速地从两边让开,使救护车与警车顺利通过。这个时候,对于发生事故的伤者来说,争取一分钟可能就赢得了生命的机会啊,并且道路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被清理干净,迅速恢复通畅。

  在国外,其实这些在交通法规之外的,约定俗成的规则有很多,人们都会自觉地去遵守。比如说,当国外两条车道并线的时候,一定会采取“拉链式”,左边一辆,右边一辆,交替行驶通过。在我们国内,情况大不一样了。哪条车道上打头的那辆车首先钻进去了,那后面的车就有福了,一辆接着一辆过,而另一边的车就等着吧!当然,另一边的车也不会让这边过得痛快。打头一辆车一点一点往里拱,等这辆车拱进去后,这边的车就有得等了。所以我很多朋友在车上都备有报纸、小说、吃的、喝的用以消磨时间。

  想想我的亲人在路边

  有一天,我父亲看见我在一条没有红绿灯的横道线前,也就是车和行人都可以过的时候,主动停下,让行人先过。他觉得我这点特别好。我爸经常过马路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但是10辆车中有9辆是不让的。他说要对这唯一一辆让的车翘起两个大拇指,但是让他翘大拇指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遇到这种时候,我在想,我们关于交通文明的宣传,包括公益广告等,不是完全没有,问题是到底影响有多大?也许真的很少。但是,我想,只要有,就要来做。在接到这个题目后,我也一直在观察周围的事情。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的真的很多。比如说,加油站路口的黄色网格线,是不允许车辆停滞的。比如说,车前后的三个雾灯,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开着的。也许有些人确实不知道,但也许有些人知道了却不去做。人和人之间其实彼此一直在互为影响着。我呼吁在座的各位,从今天开始,以一个文明的举动影响一个人,也许这个人会在哪个时间点,会影响他周围的一个人。就像黑夜里的灯光,也许作用不大,但只要灯光越来越多,黑暗就越来越少。我今后也会以这样的标准时刻提醒自己,不会为自己不文明的行为找任何借口。  

关键词:汽车文明

二手车城二维码
评论信息车友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点击查看
验证码:
关注我们
手机客服端
手机客户端
免费下载 免费发布
海量车源 随时交易
官方微信平台
扫描二维码 立即分享互动
惊爆优惠等你来拿!
联系我们
电话
7x24小时咨询热线
0592-2350333
厦门中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59号  闽ICP备05011412号   copyright ©2004 - 2017 cn2ch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二手车城官方微信